新聞報導
-
孩子矯正一定要拔牙? 牙醫師提出兒童不拔牙矯正觀念
「乳牙蛀掉不用管,反正等恆牙長出來就好」、「一定要等到恆牙長齊,才能進行牙齒矯正」、「矯正牙齒一定要拔牙,牙齒才有空間移動」、「牙齒矯正沒有個2、3年,不可能拆掉牙套」等觀念,乍聽之下好像頗有幾分道理,但實際上並不完全正確!牙醫師宋慧玲醫師表示,只要把握「黃金矯正年齡」,並善用擴張器調整口內空間,其實就能讓孩子在不拔牙的情況下,順利完成牙齒矯正。
-
暴牙特徵鏡中觀察可得知 若未及時矯正顏值恐大受打擊
許多家長會忽視暴牙的嚴重性,延誤孩子矯正的最佳時機,一旦錯過矯正黃金期,日後將會讓問題變得棘手而困難。
-
女童戽斗、齒列不整身心受創 矯正抓準時機事半功倍
牙醫師宋慧玲表示,許多孩子從小就有戽斗問題,倘若家長不了解其嚴重性,而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,恐增加日後矯正的難度及風險。戽斗常會造成咬字困難,導致口齒不清,影響給人的第一印象;或是因齒列不正造成進食困難,影響發育期的營養吸收。綜觀以上,戽斗、齒列不整對於孩童的身心健康都可能帶來負面影響,父母不得輕忽。
-
孩童齒列凌亂咬合不正 除遺傳因素還有這些後天壞習
現代孩童普遍都有牙齒凌亂的問題,若是平日刷牙時沒有仔細做好口腔清潔工作,很多死角無法刷除乾淨,造成食物殘渣累積在齒縫溝槽內,反而容易引發口腔健康問題。現在愈來愈多牙醫師提倡矯正應該從小開始,牙醫師宋慧玲認為,趁著孩子骨骼發育尚未定型前,可透過不拔牙的方式及早介入矯正,能擁有牙齒健康與美觀,一舉兩得。
-
孩子齒列不整應及早矯正 唇舌使用習慣也可能是元凶
牙醫師宋慧玲表示,每個孩子牙齒矯正的最佳時機因人而異,通常黃金期為9至12歲,在乳牙與恆牙同時並存的混和齒列期,就應進行矯正治療,臨床觀察約7、8歲時即可看出上下顎骨之間的差異,或空間不足的程度,若能及早進行齒顎矯正,就能改善骨骼、肌肉和齒槽骨不當的生長發育,讓永久牙順利萌發。
-
學童咬合問題影響孩子健康 透過5步驟可自我檢測
依照牙齒發育生長過程來看,3歲時孩童的乳牙排列完成,7歲會長出門齒永久牙,若有戽斗狀況,應求助兒童牙齒矯正專科醫師診治。倘若錯過前述時期,最遲應於 10、11歲骨骼尚未完全發育成熟前進行矯正治療,一旦進入18至20歲成人階段,就無法單純利用矯正拉移的方式改變臉型,只有透過外科正顎手術,才能獲得真正改善。
-
兒童換牙齒列不整齊 及早矯正治療拯救醜小鴨
9歲大的小星原本乳牙長的潔白整齊,沒想到換牙後再長出的大門牙不僅沒那麼整齊,甚至還長歪了,牙齒之間的縫隙也變得比較大。小星的媽媽開始擔心孩子牙齒不整齊除了影響美觀,會不會造成其他功能性的問題?
-
女童戽斗身心受創 牙醫提醒兒童黃金矯正時機不能等
1名8歲女童宣宣因臉部凹陷、前牙無法咬合,從側面可看出明顯戽斗,不僅阻礙正常進食,連說話都經常口齒不清,讓女童更感覺自卑,因而造成學習與社交能力低落。